硊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硊的基本解釋
硊
【繁體漢字】硊,【漢語拼音】wěi,guì,【漢字註音】ㄨㄟˇ
【語音朗讀】
【午集下】【石】【硊字五行屬】
【午集下】【石字部】
【廣韻】魚毀切【集韻】五委切,𠀤危上聲。磈硊,石貌。
又【玉篇】磈硊,足曲也。
又【集韻】居僞切,音愧。石硊,江名,在宛陵西。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硊的部首:石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mrnmu
四角號碼:17612鄭碼查詢:grgyBig5編碼:D6B7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784A首尾分解:石危部件分解:石⺈厂?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
1. 硊 [wěi]2. 硊 [guì]
〔磈~〕a.石頭。b.足曲。
〔石~〕古江名,在今中國安徽省宣城縣境內。
古同“峗”,山貌。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𪒋鮊𠋜𥎢䇢𧊤𤊳𪌣𨽨𢅨𠜺痲㮥𣎮𩅂𠘌𧕳𥢇悹騀𤫻𪏳鸑脫薗𤜰颰瓣臂䟻灀茚𩪾苻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