眕字康熙字典熱度:467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zhěn,【漢字註音】ㄓㄣˇ

【語音朗讀】

【午集中】【目】【眕字五行屬】

【午集中】【目字部】

【唐韻】之忍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𠀤音軫。

【說文】目有所限而止也。

又【爾雅·釋言】重也。

【左傳·隱三年】石碏曰:憾而能眕者,鮮矣。

【註】安重貌。戴侗曰:有忍意。

又人名。晉右衞將軍𨻰眕。

【晉書音義】又音眞。 【篇海】或作𥇐。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眕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目部

楷書

眕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眕
中国大陆
台湾 眕
台湾
香港 眕
香港
日本 眕
日本
韩国 眕
韩国
旧字形 眕
旧字形

眕字說文解字

【卷四】【目】

『說文解字』

目有所恨而止也。从目㐱聲。之忍切

『說文解字注』

(眕)目有所恨而止也。左傳曰。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鮮矣。許語葢古左傳說。釋言。眕、重也。重亦止意。从目。㐱聲。之忍切。十三部。

眕字解釋

眕字基本屬性

  1. 眕的部首:目部外筆畫:5筆畫總數:10倉頡號碼:buohh

  2. 四角號碼:68022鄭碼查詢:lopdBig5編碼:D2D4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7715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𥇐

眕字基本含義

  1. 自安自重;抑製:“憾而能~者鮮矣。”

  2. 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