楤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楤的基本解釋
楤
【繁體漢字】楤,【漢語拼音】sǒng,cōng,【漢字註音】ㄙㄨㄥˇ
【語音朗讀】
【辰集中】【木】【楤字五行屬】
【辰集中】【木字部】
同棇。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3
楤的部首:木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3倉頡號碼:dpkp
四角號碼:47932鄭碼查詢:frsw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6964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棇棇 𪲨
1. 楤 [sǒng]2. 楤 [cōng]
〔~木〕落葉灌木或喬木,莖無枝,有大刺,果實近球形,樹皮可入藥。亦稱“鵲不踏”。
尖頭擔,用以挑柴草捆。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𠡼𡟒蠋艮䂏翅怉𡑷仛𠳂於糝𤬻奸𡴿泷髖𨞙𢍳𣳲簦𨰍𢴢鼷匫镔䖅𤾝𢗱𤯔𣧹𢒪𣥁絭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