惷字康熙字典熱度:299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chǔn,【漢字註音】ㄔㄨㄣˇ

【語音朗讀】

【卯集上】【心】【惷字五行屬】

【卯集上】【心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𠀤尺尹切,音蠢。

【說文】亂也。从心春聲。通作蠢。

【左傳·昭二十四年】鄭子太叔曰:今王室實惷惷焉。

【註】惷惷,動擾貌。今俗本作蠢。◎按周禮司刺,三赦曰惷愚。惷字乃丑江,丑用二切,謂生而癡騃,與不識異義者,在三赦之內也。與憃字不同。字彙引周禮惷愚於此惷字之下,誤。憃,chōnɡ,愚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惷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心部

老子甲130(隸)
西漢

楷書

惷字的象形文

讀音:chǔn


金文憃;

金文憃;

說文古文;

小篆蠢;

小篆憃;

小篆惷;

隸書

讀音:chǔn

“蠢” 、“惷” 、“憃” 是音義有關聯的三個字。《說文》: “蠢,蟲動也。 ”用春天的“春” 和表示昆蟲的“䖵” (昆)合起來會意春天的蟲子開始蠕動了。即 “蠢蠢欲動” 。又因為蟲子會對農作物帶來災害,所以 “說文古文”寫作 “” , 下邊是 “春” 字, 上邊是災害的 “烖” (省去裏邊的火) ,小篆直接寫作“” (蠢)。 而“憃”字則是愚蠢的 “蠢” 。 金文、小篆寫作“”上邊是舂米的 “舂”字, 下邊是心髒的 “心” 。 《說文》:“憃,愚也。”這裏講得“愚”是對從事舂米工作的粗勞動者的蔑稱。另外,專指心緒躁動的字小篆寫作 “” (惷)。 《說文》: “惷, 亂也。 從心。春聲。《春秋傳》曰: ‘王室日惷惷焉。’ 一曰: 厚也。” 這裏的 “惷惷” 即“蠢蠢” ; 這裏的 “厚”是由敦厚引申的愚蠢義。後來 “蠢、惷、憃” 三個字統一用作“蠢”。隸書《樊敏碑》作“”。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惷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惷
中国大陆
台湾 惷
台湾
香港 惷
香港
日本 惷
日本
韩国 惷
韩国
旧字形 惷
旧字形

惷字說文解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亂也。从心春聲。《春秋傳》曰:“王室日惷惷焉。”一曰厚也。尺允切

『說文解字注』

(惷)亂也。从心。萅聲。尺允切。十三部。春秋傳曰:王室日惷惷焉。昭二十四年左傳文。今本作王室實蠢蠢焉。杜注。動擾皃。一曰𣆪也。別一義。

惷字解釋

惷字基本屬性

  1. 惷的部首:心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3倉頡號碼:qap

  2. 四角號碼:50336鄭碼查詢:cowzBig5編碼:DD65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60F7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蠢𢡳𢡳 𢾎 蠢 𢾜𢡳

惷字基本含義

  1. 同“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