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字康熙字典熱度:102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jiàn,【漢字註音】ㄐㄧㄢˋ

【語音朗讀】

【申集上】【艸】【薦字五行屬】

【申集上】【艸字部】

〔古文〕𧲛【唐韻】【集韻】𠀤作甸切,音𧲛。

【爾雅·釋草】薦,黍蓬。

【疏】蒿也。

【唐書·契苾何力傳】逐薦草美水以爲生。

【說文】獸之所食草也。

【莊子·齊物論】麋鹿食薦。

【郭註】六畜所食曰薦。

又【韻會】進也。

【易·豫卦】殷薦之上帝。

【周禮·籩人】薦羞之實。

【註】未食未飮曰薦,旣食旣飮曰羞。

【穀梁傳註】無牲而祭曰薦。又【集韻】才甸切。通荐。

【前漢·終軍傳】隨畜薦居。

【師古註】薦讀曰荐。

又與縉通。

【史記·五帝本紀】薦紳先生難言之。

又【揚子·方言】江淮家居𥴖中謂之薦。

【註】薦音荐。

又【字彙補】卽略切,音爵。

【詩·大雅】𥂘醢以薦。與臄、咢爲韻。 【集韻】或作𥤆、𧲛。𥴖字原从稗作。


考證:〔【周禮·籩人】薦羞之事。〕 謹照原文事改實。〔【揚子·方言】江淮家𥴖于中,謂之薦。

【註】薦音符。〕 謹照原文𥴖于改居𥴖。符改荐。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薦字的字形演變


鄭登伯鬲(金)
西周晚期

卲王之諻簋(金)
春秋晚期

上(2).子.12(楚)

說文‧廌部

睡虎地簡10.10(隸)

繹山碑(篆)

春秋事語50(隸)
西漢

武威簡.有司45(隸)
西漢

祀三公山碑(隸)
東漢

孔彪碑(隸)
東漢

熹.儀禮.鄉飲酒(隸)
東漢

楷書

薦字的金文


鄭登伯鬲西周晚期集成597

胃公鼎春秋早期集成2714

叔朕簠春秋早期集成4620

華母壺春秋早期集成9638

卲王之諻簋春秋晚期集成3634

薦字的象形文

讀音:jiàn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侯馬盟書;

秦簡;

石鼓文;

小篆薦

小篆薦

漢帛書

隸書

讀音:jiàn

“薦”本指野獸和牲畜吃的草。《說文》: “薦,獸之所食艸(草)。”金文1-3和秦簡、石鼓文及小篆分別寫作“” , 均由一似鹿似牛的蹄角動物和“艸”或“茻” (讀mǎng,即“莽”字)組成,會意獸畜吃草,字形表達得十分精準。金文4雖未用 “草” ,但在動物下邊用一食器“皿”來表示飼養、飼料,仍有獸畜吃草的意思。為何此字後來用作推薦義? 《說文》有段話: “古者神人以廌遣黃帝。帝曰: “何食?何處? ” 曰:“食薦; 夏處水澤,冬處鬆柏。”這裏就有了神向黃帝推薦廌這種神獸和神獸使用的飼料和居所的含義。與 “薦”音同的有個“薦”字,後來成了 “薦”的簡化字。 “薦”字出現較晚。小篆寫作 “” (薦)本來指草和草席。 《說文》: “薦,薦席也。從艸,存聲。”筆者認為: “存” 字在這裏不應作讀音,而是會意。“存”字上邊是“才”字,下邊是“子” ,合起來應是“才子”兩個字。向用人者舉薦才子當是正義。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薦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薦
中国大陆
台湾 薦
台湾
香港 薦
香港
日本 薦
日本
韩国 薦
韩国
旧字形 薦
旧字形

薦字說文解字

【卷十】【𢊁】

《說文解字》

獸之所食艸。从𢊁从艸。古者神人以𢊁遺黃帝。帝曰:“何食?何處?”曰:“食薦;夏處水澤,冬處松柏。”作甸切

《說文解字注》

(薦)獸之所食艸。艸部曰:荐,艸席也。與此義別,而古相叚借。左氏傳:戎狄荐居。服虔云:荐,艸也,言狄人逐水艸而居徙無常處。是則子愼謂荐卽薦之叚借字也。莊子:麋鹿食薦。釋文引三蒼注曰:六蓄所食曰薦。凡注家云薦進也者,皆荐之叚借字。荐者,藉也,故引伸之義爲進也,陳也。从廌艸。會意。作甸切。十三部。古者神人㠯廌遺黃帝。絫𧦝曰解廌,單𧦝曰廌。帝曰:“何食?何處?”曰:“食薦。當作艸。夏處水澤,冬處松柏。”此說从廌艸之意。初造字時。因廌食艸成字。後乃用爲凡獸所食艸之偁。不入艸部者,重廌也。

薦字解釋

薦字基本屬性

  1. 薦的部首:艸部外筆畫:13筆畫總數:16倉頡號碼:tixf

  2. 四角號碼:44227鄭碼查詢:etzuBig5編碼:C2CBgb2312碼:BCF6

  3. uni-code:基本区 U+85A6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会意;从艹、从存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荐侟𧄟𧲛 𧂑 𥤆 𠭶 荐 侟𧄟𧄟

薦字基本含義

  1. 見“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