蚫字康熙字典熱度:496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bào,【漢字註音】

【語音朗讀】

【申集中】【虫】【蚫字五行屬】

【申集中】【虫字部】

【直音】白交切【字彙補】音瓢。義未詳。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蚫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蚫
中国大陆
台湾 蚫
台湾
日本 蚫
日本
韩国 蚫
韩国
旧字形 蚫
旧字形

蚫字說文解字

【卷十一】【魚】

『說文解字』

饐魚也。从魚包聲。薄巧切

『說文解字注』

(鮑)饐魚也。饐、飯傷溼也。故鹽魚溼者爲饐魚。周禮籩人有鮑。注云。鮑者、於𤐧室中𤐧乾之。出於江淮。師古注漢書曰。鮑、今之䱒魚也。鄭以爲於煏室乾之。非也。秦始皇載鮑亂臭、則是䱒魚耳。而煏室乾者、本不臭也。䱒於業反。按玉篇作裛魚。皆當作浥耳。浥、溼也。釋名曰。鲍、腐也。埋藏淹使腐臭也。从魚。包聲。薄巧切。古音在三部。

蚫字解釋

蚫字基本屬性

  1. 蚫的部首:虫部外筆畫:5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lipru

  2. 四角號碼:57112鄭碼查詢:iry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86AB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鮑

蚫字基本含義

  1. 古同“鮑”,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