櫱字康熙字典熱度:61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niè,【漢字註音】ㄋㄧㄝˋ

【語音朗讀】

【辰集中】【木】【櫱字五行屬】

【辰集中】【木字部】

〔古文〕𣎴【唐韻】【集韻】𠀤魚列切,音孽。

【說文】伐木餘也。○按《說文》𣡌本字。𣎴,古文。櫱、𣕀,重文。《韻會》《正韻》俱从艸,《今文尚書·盤庚》由蘖、《詩·商頌》三蘖、《孟子》萌蘖,俱作櫱。

又【唐韻】五葛切,岸入聲。義同。

又姓。

【姓苑】東莞人。本姓薛,避仇改爲櫱。

又叶逆約切,音近虐。

【蘇軾·園中草木詩】牽牛獨何畏,詰曲自牙櫱。走尋荆與榛,如有夙昔約。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櫱字的字形演變


屯2616(甲)

說文古文

說文古文

說文‧木部

說文或體

楷書

櫱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櫱
中国大陆
台湾 櫱
台湾
香港 櫱
香港
日本 櫱
日本
韩国 櫱
韩国
旧字形 櫱
旧字形

櫱字說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伐木餘也。从木獻聲。《商書》曰:“若顚木之有㽕𣡌。”櫱,𣡌或从木辥聲。𣎴,古文𣡌从木無頭。㮆,亦古文𣡌。五葛切

『說文解字注』

(𣡌)伐木餘也。商頌傳曰:櫱,餘也。周南傳曰:肄,餘也,斬而復生曰肄。按肄者,櫱之假借字也。韋昭曰:以株生曰櫱。方言。烈枿餘也。陳鄭之閒曰枿,晉衞之閒曰烈,秦晉之閒曰肄,或曰烈。枿者亦櫱之異文。從木獻聲。五葛切。十五部。按獻聲在十四部,合韵也。商書曰:若顚木之有㽕𣡌。般庚上文。今尚書作由櫱。本又作枿。馬云:顚木而肄生曰枿。

(櫱)𣡌或從木辥聲。今經典用此字。

(𣎴)古文𣡌。從木無頭。謂木禿其上而僅餘根株也。

(㮆)亦古文𣡌。从木𦍐聲也。𦍐者羍之或字。見羊部。古文四聲韵作𣖂。

櫱字解釋

櫱字基本屬性

  1. 櫱的部首:木部外筆畫:16筆畫總數:20倉頡號碼:ujd

  2. 四角號碼:20904鄭碼查詢:zisfBig5編碼:F458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6AF1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蠥蘖𣡌𣎴㮆𣖂𣔏蘖 蠥 㮆 𣡌 𣎴𣡌𣎴㮆𣖂𣔏𣡌𣎴㮆𣖂𣔏

櫱字基本含義

  1. 同“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