魋字康熙字典熱度:524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tuí,【漢字註音】ㄊㄨㄟˊ

【語音朗讀】

【亥集上】【鬼】【魋字五行屬】

【亥集上】【鬼字部】

【唐韻】杜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回切,𠀤音穨。

【說文】神獸也。

【爾雅·釋獸】魋如小熊,竊毛而黃。

【註】今建平山中有此獸,狀如熊而小,毛麆淺,赤黃色,俗呼爲赤熊。

又人名。

【禮·檀弓註】桓司馬宋向戍之孫名魋。

又【集韻】【韻會】傳追切【正韻】直追切,𠀤音椎。

【前漢·陸賈傳】尉陀魋結箕踞。

【註】服虔曰:魋音椎,今兵士椎頭髻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魋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鬼部

漢印徵
西漢

楷書

魋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魋
中国大陆
台湾 魋
台湾
香港 魋
香港
日本 魋
日本
韩国 魋
韩国
旧字形 魋
旧字形

魋字說文解字

【卷九】【鬼】

『說文解字』

神獸也。从鬼隹聲。杜回切文十七 重四

『說文解字注』

(魋)如小熊。赤毛而黃。从隹。鬼聲。各本無此篆。據言部?篆下曰。从言魋聲。必當有此篆。但大徐補入鬼部。未當。今依爾雅補入隹部。獸可言隹也。杜回切。十五部。

魋字解釋

魋字基本屬性

  1. 魋的部首:鬼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7倉頡號碼:hiog

  2. 四角號碼:20511鄭碼查詢:njniBig5編碼:F1C2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9B4B首尾分解:鬼隹部件分解:鬼隹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下包围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

魋字基本含義

  1. 古書上說的一種毛淺而赤黃、形似小熊的野獸。

  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