洟字康熙字典熱度:46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í,【漢字註音】

【語音朗讀】

【巳集上】【水】【洟字五行屬】

【巳集上】【水字部】

〔古文〕𪖦【廣韻】以脂切【集韻】【韻會】【正韻】延知切,𠀤音夷。

【說文】鼻液也。

【禮·檀弓】待于廟垂涕洟。

【疏】自鼻曰洟。

又溫洟,澤名。

【水經注】汾水于大陵縣左迤爲鄔澤。

【呂氏春秋】謂之大陸。又名之曰漚洟之澤。

又【廣韻】【集韻】𠀤他計切,音替。與涕同。

【禮·內則】不敢唾洟。

【註】本又作涕。

又【唐韻】他禮切【集韻】土禮切,𠀤音體。義同。


考證:〔【呂氏春秋】謂之大理。又名之曰溫洟之澤。〕 謹照原文理改陸。溫改漚。

詞條更新時間:2025-07-05

洟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水部

楷書

洟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洟
中国大陆
台湾 洟
台湾
香港 洟
香港
日本 洟
日本
韩国 洟
韩国
旧字形 洟
旧字形

洟字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鼻液也。从水夷聲。他計切

『說文解字注』

(洟)鼻液也。易萃上六。齎咨涕洟。鄭注。自目曰涕。自鼻曰洟。檀弓。垂涕洟。正義。目垂涕。鼻垂洟。詩陳風。涕泗滂沱。毛傳。自目曰涕。自鼻曰泗。泗卽洟之假借字也。古書弟夷二字多相亂。於是謂自鼻出者曰涕。而自目出者別製淚字。皆許不取也。素問謂目之水爲淚。謂腦滲爲涕。王襃童約。目淚下落。鼻涕長一尺。曹娥碑。泣淚掩涕。驚動國都。漢魏所用已如此。从水。夷聲。他計切。十五部。周易音義他麗反。又音夷。

洟字解釋

洟字基本屬性

  1. 洟的部首:水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9倉頡號碼:ekn

  2. 四角號碼:35182鄭碼查詢:vgyzBig5編碼:CF70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6D1F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䶏 𦳂

洟字基本含義

  1. 鼻涕:“待於廟,垂涕~。”

  2. 擤鼻涕:“不敢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