蚳字康熙字典熱度:416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chí,【漢字註音】ㄔˊ

【語音朗讀】

【申集中】【虫】【蚳字五行屬】

【申集中】【虫字部】

【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陳尼切,𠀤音遲。

【玉篇】蟻卵也。

【禮·內則】腵脩。蚳醢。

【註】蚍蜉子也。

【周禮·天官·鼈人】共蚳以授醢人。

【疏】謂蟻之子,取白者以爲醢。

又【集韻】稱脂切,音鴟。蠪蚳,獸名。

【山海經】昆吾之山有獸焉,其狀如彘而有角,其音如號,名曰蠪蚳。

【註】蠪蚳,似九尾狐。


考證:〔【天官·鼈人】蚳醢。〕 謹照原文改鼈人共蚳以授醢人。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蚳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古文

說文籀文

說文‧虫部

楷書

蚳字的象形文

讀音:chán


甲骨文;

籀文蚳;

古文蚳;

小篆;

小篆蚳;

小篆螘;

隸書

讀音:chán

“蟬” 是昆蟲名,俗稱 “知了” 。甲骨文的 “蟬” 是象形字,寫作“” 。 頭、 身、 翼、 足俱全。 小篆是形聲字。 左旁是形符 “蟲” 字。 右邊是聲符 “單” 字。 單字的甲骨文寫作 “” ; 金文寫作 “” 。 本是用樹槎綁成的武器形狀(詳見 “單” 釋) 。但在這裏隻表發聲,與 “蟲” 組合成 “從蟲, 單聲” 的形聲字。 隸書寫作 “” , 從此脫離了古文字形。

“蚳” 指螞蟻卵。因古稱螞蟻為 “螘” (讀yǐ) ,所以《說文》曰:“蚔, 螘子也。 ” “說文古文”寫作 “” , 由右邊的 “蟲、 土”表示蟻卵生於土中, 用 “辰”作聲符。 “說文籀文”寫作 “” , 下邊的形符是昆蟲的“昆” , 上邊的 “氐”是讀音, 也表示地下。 “螘”字小篆寫作 “”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蚳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蚳
中国大陆
台湾 蚳
台湾
香港 蚳
香港
日本 蚳
日本
韩国 蚳
韩国
旧字形 蚳
旧字形

蚳字說文解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螘子也。从虫氐聲。《周禮》有蚳醢。讀若祁。𨑉,古文蚳从辰、土。𧎪,籒文蚳从䖵。直尼切

『說文解字注』

(蚳)螘子也。釋蟲曰。螘子、蚳。郭云。蟻卵也。周禮饋食之豆有蚳醢。鄭曰。蚳、蛾子。國語。蟲舍蚳蝝。韋注同。从虫。氐聲。直尼切。十五部。周禮有蚳醢。天官醢人文。讀若祁。

(𧐏)籒文蚳。从䖵。

(𧏁)古文蚳。从辰土。从土者、出之土中也。从辰者、辰聲也。古氐聲辰聲相似。祗、振字通用是其例。

蚳字解釋

蚳字基本屬性

  1. 蚳的部首:虫部外筆畫:5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lihpm

  2. 四角號碼:52140鄭碼查詢:irsBig5編碼:D7A8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86B3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螮𧐏𧏁𨑉螮 𨑉 𧐏 𧏁 𧋗 𧏔 𧉛𧐏𧏁𨑉

蚳字基本含義

  1. 蟻卵,古人用白色的蟻卵做醬,供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