穜字康熙字典熱度:466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tóng,zhǒng,【漢字註音】ㄊㄨㄥˊ

【語音朗讀】

【午集下】【禾】【穜字五行屬】

【午集下】【禾字部】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𠀤音同。穜稑。詳稑字註。

又【廣韻】直容切【集韻】【韻會】傳容切,𠀤音重,亦書作重。

【詩·豳風】黍稷重穋。 【正字通】按毛詩重穋,重讀平聲,不借用種穜。自說文以禾从重者爲重穋之重,禾从童者爲蓺種之穜,後人因襲不改,陸德明又从而傅會之。究其義則種爲蓺植,讀若衆。爲穀種,讀若腫。如大雅生民:誕降嘉種,種之黃茂。分上去二聲是也。不必泥說文種爲先穜後熟,穜爲蓺也。詳見種字註。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穜字的字形演變


包2.103(楚)

說文‧禾部

睡虎地簡12.38(隸)

一號墓竹簡148(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楷書

穜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穜
中国大陆
台湾 穜
台湾
香港 穜
香港
日本 穜
日本
韩国 穜
韩国
旧字形 穜
旧字形

穜字說文解字

【卷七】【禾】

《說文解字》

埶也。从禾童聲。之用切

《說文解字注》

(穜)埶也。丮部曰:埶,穜也。小篆埶爲穜,之用切。種爲先穜後孰,直容切。而隸書互易之,詳張氏五經文字。種者以穀播於土,因之名穀可種者曰種。凡物可種者皆曰種,別其音之隴切。生民曰:種之黃茂。又曰:實種實褎。箋云:種生不雜也。从禾童聲。之用切。九部。

穜字解釋

穜字基本屬性

  1. 穜的部首:禾部外筆畫:12筆畫總數:17倉頡號碼:hdytg

  2. 四角號碼:20915鄭碼查詢:mfkbBig5編碼:EDB1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7A5C首尾分解:禾童部件分解:禾立里

  4. 造字法: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腫種種 腫

穜字基本含義

1. 穜 [tóng]2. 穜 [zhǒng]

穜 [tóng]
  1. 早種晚熟的穀物:“上春,詔王後帥六宮之人而~稑之種,而獻之於王。”

  2. 木棉。

穜 [zhǒng]
  1. 古同“種”。

  2. 古同“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