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字康熙字典熱度:755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huò,【漢字註音】ㄏㄨㄛˋ

【語音朗讀】

【巳集下】【犬】【獲字五行屬】

【巳集下】【犬字部】

【唐韻】胡伯切【集韻】【韻會】胡陌切,𠀤音韄。

【說文】獵所獲也。

【周禮·夏官·射人】三獲。

【釋文】劉音胡伯反。

又【集韻】獸名。

又【集韻】亦姓。

又【廣韻】胡麥切,音畫。得也。

【書·太甲】弗慮胡獲。

【詩·小雅】笑語卒獲。

【傳】獲,得時也。

又【爾雅·釋詁】馘,穧,獲也。

【註】獲賊耳爲馘,獲禾爲穧。

【詩·秦風】舍拔則獲。又【小雅】執訊獲醜。

又【廣韻】臧獲。《方言》云:荆淮海岱雜齊之閒,罵奴曰臧,罵婢曰獲。

又門名。

【左傳·昭二十年】公孟有事于蓋獲之門外。

【註】蓋獲,衞郭門。

又回獲,縣名。屬北地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廣韻】亦姓。宋大夫尹獲之後。

又【集韻】黃郭切,音鑊。隕獲,困迫失志貌。

【禮·儒行】不隕獲于貧賤,通作穫。

又【集韻】【類篇】𠀤忽郭切,音霍。恢廓貌。

又【集韻】胡故切,音護。

【禮·曲禮】毋固獲。

又【集韻】胡化切,音話。爭取也。

【周禮·春官·司常】凡射,共其獲旌。

【註】獲旌,獲者所持旌。

【釋文】李音胡霸反。

詞條更新時間:2025-07-03

獲字的字形演變


甲90(甲)

楚王酓干心鼎(金)
戰國晚期

九.56.31(楚)

說文‧犬部

睡虎地簡4.18(隸)

武威簡.泰射50(隸)
西漢

武威簡.泰射96(隸)
西漢

老子甲後395(隸)
西漢

史晨碑(隸)
東漢

熹.詩.綠衣(隸)
東漢

武梁祠畫象題字(隸)
東漢

楷書

獲字的金文


楚王酓干心鼎戰國晚期集成2794

公子衣君壺戰國集成9514

獲字的象形文

讀音:huò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小篆獲;

小篆隻;

隸書獲;

隸書隻

讀音:huò

“獲”本指獵獲,泛指捕獲、俘獲,取得。《說文》: “獲,獵所獲也。 ” 甲骨文寫作 “” ,象用 “” (右手)抓住一隻 “” (鳥)的形狀,此字演化到小篆時作 “隻” (隻)。《說文》 : “隻,鳥一枚也。” 金文寫作 “” , 仍是抓獲一隻鳥的形狀。 小篆另加 “犬” , 分為“” (獲) 、 “” (隻)兩個字。 隸書(漢《校官碑》 《畫像石》 )分別寫作 “” , 已是今文。 現簡化字分別寫作 “獲” 和 “隻”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獲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獲
中国大陆
台湾 獲
台湾
香港 獲
香港
日本 獲
日本
韩国 獲
韩国
旧字形 獲
旧字形

獲字說文解字

【卷十】【犬】

『說文解字』

獵所獲也。从犬蒦聲。胡伯切

『說文解字注』

(獲)獵所獲也。故从犬。引伸爲凡得之偁。从犬蒦聲。胡伯切。古音在五部。

獲字解釋

獲字基本屬性

  1. 獲的部首:犬部外筆畫:13筆畫總數:16倉頡號碼:khtoe

  2. 四角號碼:44247鄭碼查詢:qmnxBig5編碼:C0F2gb2312碼:BBF1

  3. uni-code:基本区 U+7372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原为形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隻获获 隻

獲字基本含義

  1. “獲”的繁體字。

  2. 獵取、獵得。《易經•解卦•九二》:“田獲三狐,得黃矢,貞吉。” 《孟子•滕文公下》:“終日而不獲一禽。”

  3. 取得、得到。如:“獲勝”、“查獲”、“虜獲”、“不勞而獲”。《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遭遇時變,以獲爵位。”《金史•卷九十•賈少沖傳》:“家貧甚,嘗道中獲遺金,訪其主歸之。”

  4. 遭受、遭到。如:“獲罪”。《紅樓夢•第九十三回》:“弟因菲材獲譴,自分萬死難償,幸邀寬宥,待罪邊隅。”

  5. 獵物,打獵所得的東西。《呂氏春秋•不苟論•貴當》:“田獵之獲,常過人矣。”《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忘國家之政,貪雉兔之獲,則仁者不繇也。”

  6. 能夠、可以。如:“不獲前來”、“不獲麵辭”。《文選•王粲•從軍詩五首之一》:“歌舞入鄴城,所願獲無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