磼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磼的基本解釋
磼
【繁體漢字】磼,【漢語拼音】jí,shé,【漢字註音】ㄐㄧˊ
【語音朗讀】
【午集下】【石】【磼字五行屬】
【午集下】【石字部】
【廣韻】徂合切【集韻】昨合切,𠀤音雜。磼礏,山高貌。
【前漢·司馬相如傳】嵯峨㠎嶫。
【史記】作磼礏。
又【集韻】士劫切。磖磼,破物聲。
詞條更新時間:2025-07-04
磼的部首:石部外筆畫:12筆畫總數:17倉頡號碼:mrogd
四角號碼:10694鄭碼查詢:gnfBig5編碼:EDA9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78FC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
1. 磼 [jí]2. 磼 [shé]
〔~礏〕(山)高峻。
〔磖~〕見“磖”。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湯𦇔蔜𧯊𢉘𤡥𨱡𤟠𩺼𠊺二㴝𧏨僝𢏨𣬪𨝨𩤾𧗂𢟝𩡎𩦀𤶴𠮀𣏲𠭷𧾊𠱮𪐝𨷲𡓊菧𣫯㦬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