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惛
【繁體漢字】惛,【漢語拼音】hūn,mèn,【漢字註音】ㄏㄨㄣ
【語音朗讀】
【卯集上】【心】【惛字五行屬】
【卯集上】【心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呼昆切,音昏。
【說文】不憭也。从心昏聲。
【廣韻】不明了也。
【正韻】心不明也。
【集韻】或作怋忯。
又【集韻】弭盡切,音泯。昏意也。
【莊子·知北遊】惛然若亡而存。郭象讀。
又【集韻】虎本切【韻會】虛本切,𠀤音𪑕。
【韻會小補】惛懣,忽疾貌。
又【廣韻】呼悶切【集韻】【韻會】【正韻】呼困切,𠀤音焝。
【廣韻】迷忘也。
【禮·曲禮】八十九十曰耄。
【註】耄,惛忘也。
【管子·四時篇】五漫漫,六惛惛,孰知之哉。
又【集韻】【韻會】𠀤莫困切。與悶同。
【說文】懣也。或作惛。◎按惽惛古書錯見,大扺皆通。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昏” 指傍晚太陽落山時分。《說文》 : “昏,日冥也。從日,氐省。氐者,下也。一曰民聲。” 這裏講的 “氐省” 是指 “昏” 字上邊的“氐” 字省去下邊的一點。其實 “氐” 字的甲骨文與 “昏” 字的甲骨文字形近似,隻是少了 “日” 字裏的一點(詳見 “氐” 字釋文)。“昏” 字甲骨文寫作“、
、
” , 是人彎下腰用手指落到地平線的日 (太陽)的形狀,表示太陽落下的時候是黃昏。
與 “昏” 義有關的字有 “閽” , 小篆寫作“” , 即 “門” 內一 “昏”字, 是古代負責天黑時關閉大門的差役。 另一字是“惛” , 小篆寫作“
” ,由 “心” (忄)和 “昏”組成,表示心裏不明亮,糊塗。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十】【心】
『說文解字』
不憭也。从心昬聲。呼昆切
『說文解字注』
(惛)不憭也。憭、慧也。从心。昏聲。呼昆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