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卽
【繁體漢字】卽,【漢語拼音】jí,【漢字註音】ㄐㄧˊ
【語音朗讀】
【子集下】【卩】【卽字五行屬】
【子集下】【卩字部】
〔古文〕皍【唐韻】子力切【集韻】【韻會】【正韻】節力切,𠀤音稷。
【說文】卽食也。一曰就也。
【徐曰】卽猶就也。就食也。
【前漢·高帝紀】使陸賈卽授璽綬。
【註】師古曰:卽,就也。又【玉篇】今也。又【爾雅·釋詁】卽,尼也。
【註】尼,近也。
【疏】卽今相近也。又【前漢·西南𡗝傳】卽以爲不毛之地,無用之民。
【註】卽,猶若也。又卽卽,充實也。
【前漢·禮樂志·安世房中歌】磑磑卽卽,師象山則。
【註】積實之盛,類于山也。又通作則。
【前漢·王莽傳】應聲滌地,則時成創。
【註】則時,猶卽時也。又燭炬之燼曰卽。
【管子·弟子職】右手執燭,左手正櫛。《檀弓》註櫛作卽。又姓。
【廣韻】風俗通有單父令卽費。又漢複姓,有卽墨成。又【集韻】隷作卽。
【玉篇】今作卽。𤆽从火从収。
【註】卽,作焱。〕 謹照原文左手執燭改右手執燭。右手執卽改左手正櫛。卽作焱非管子註文,惟禮記檀弓註引作卽。謹改爲檀弓註櫛作卽。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即”是就食,引申接近,到,立刻等義。《說文》: “即,即食也。”甲骨文、金文字形近似,順序寫作“、
、
” , 均象一跪坐之人, 麵對食物準備就餐。石鼓文、小篆寫作“
、
”跪坐的人形已不直觀, 尚留甲、金文的遺痕。隸書(漢《史晨碑》 )寫作“
”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五】【皀】
《說文解字》
即食也。从皀卪聲。子力切〖注〗徐鍇曰:“即,就也。”
《說文解字注》
(卽)卽食也。卽,當作節。周易所謂節飮食也。節食者,檢制之使不過,故凡止於是之䛐謂之卽,凡見於經史言卽皆是也。鄭風毛傳曰:卽,就也。从皀卪聲。此當云从卩皀,卩亦聲。其訓節食,故从卩皀,卩節古通也。今音子力切,古音在十二部。
卽的部首:卩部外筆畫:7筆畫總數:9倉頡號碼:hpsl
四角號碼:27720鄭碼查詢:nkry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537D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即堲皍即 皍 堲
同“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