螣字康熙字典熱度:766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téng,【漢字註音】ㄊㄥˊ

【語音朗讀】

【申集中】【虫】【螣字五行屬】

【申集中】【虫字部】

【唐韻】【集韻】【正韻】𠀤徒登切,音騰。

【說文】神蛇也。

【爾雅·釋魚】螣,螣蛇。

【疏】蛇似龍者也,名螣。一名螣蛇。能興雲霧,而遊其中也。

【荀子·勸學篇】螣蛇無足而飛。

又【正韻】呈稔切,音朕。義同。

又【唐韻】徒得切,音特。

【詩·小雅】去其螟螣。

【傳】食葉曰螣。

【陸璣疏】螣,蝗也。

【許愼云】吏乞貸則生螣。

又【唐韻古音】音代。義同。 亦作𧈩。

【說文】作𧎢。

詞條更新時間:2025-07-05

螣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虫部

漢印徵補
西漢

楷書

螣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螣
中国大陆
台湾 螣
台湾
香港 螣
香港
日本 螣
日本
韩国 螣
韩国
旧字形 螣
旧字形

螣字說文解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神蛇也。从虫朕聲。徒登切

『說文解字注』

(螣)神它也。荀卿曰:螣蛇無足而飛。毛詩叚借爲𧎢字。从虫朕聲。徒登切。六部。

螣字解釋

螣字基本屬性

  1. 螣的部首:虫部外筆畫:10筆畫總數:16倉頡號碼:bfqi

  2. 四角號碼:79236鄭碼查詢:quiBig5編碼:EB66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87A3首尾分解:月虫部件分解:月虫

  4. 造字法:左形右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蟘𧔶𧑥𦢅𦢅 𧑞 𧑥 𧔟 𧔶 𧖍 蟘𧔶𧑥𦢅

螣字基本含義

  1. 〔~蛇〕古代傳說中一種能飛的蛇。亦作“騰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