趯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趯字的字形演變
趯字說文解字
趯的基本解釋
趯
【繁體漢字】趯,【漢語拼音】tì,yuè,【漢字註音】ㄊㄧˋ
【語音朗讀】
【酉集中】【走】【趯字五行屬】
【酉集中】【走字部】
【廣韻】以灼切【集韻】弋灼切,𠀤音躍。
【說文】踊也。
【前漢·李尋傳】涌趯邪隂。
【註】師古曰:趯與躍同。
【後漢·班固傳】南趯朱垠。
【註】躍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歷切,音逖。跳貌。同䢰。
【詩·召南】趯趯阜螽。
【傳】躍也。
【釋文】趯,託歷切。
【博雅】趯趯,跳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2
【卷二】【走】
『說文解字』
踊也。从走翟聲。以灼切
『說文解字注』
(趯)躍也。召南傳曰。趯趯、躍也。足部曰。躍、迅也。从走。翟聲。以灼切。古音在二部。平聲。
趯的部首:走部外筆畫:14筆畫總數:21倉頡號碼:gosmg
四角號碼:47801鄭碼查詢:boynBig5編碼:F654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8DAF首尾分解:走翟部件分解:走习习隹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下包围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䞤 䢰 𧾟
1. 趯 [tì]2. 趯 [yuè]
〔~~〕跳躍的樣子,如“~~阜螽。”
古通“躍”。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𠑚繽跕翴𠩈瓊𢴾𣻎孲𨉢𪆩𣲜覵镞子徵𣸃㵯能𤱌䉼萼脯𣽝鏉𨛲觓䴎𩳰𤑧𤾪𤙰㔠𦙘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