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字康熙字典熱度:798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nèi,【漢字註音】ㄋㄟˋ

【語音朗讀】

【子集下】【入】【內字五行屬】

【子集下】【入字部】

〔古文〕𡗠【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奴對切,餒去聲。

【說文】入也,从冂入,自外而入也。

【玉篇】裏也。

【增韻】中也。

【易·坤卦】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又【前漢·鼂錯傳】先爲築室家,有一堂二內。

【註】二房也。

【韻會】房室曰內,天子宮禁曰內。漢制,天子內中曰行,內猶禁中也。唐有三內,皇城在長安西北隅,曰西內。東內曰大明宮,在西內之東。南內曰興慶宮,在東內之南。又五內,五中也。

【魏志·王浚傳註】聞命驚愕,五內失守。又職內,官名。

【周禮·天官註】職內,主人也。若今之泉所入,謂之少內。又河內,地名。

【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內曰冀州,其山鎭曰霍山。又【集韻】【正韻】𠀤儒稅切。同汭,水相入也。或省文作內。又【正韻】同枘。

【周禮·冬官考工記註】調其鑿,內而合之。又【正韻】奴荅切。同納。

【孟子】若已推而內之溝中。


考證:〔【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內曰冀北。〕 謹照原文冀北改冀州。

詞條更新時間:2025-07-02

內字的字形演變


鐵13.2(甲)

前4.28.3(甲)

豆閉簋(金)
西周中期

包2.7(楚)

說文‧入部

睡.秦80(隸)

老子甲後172(隸)
西漢

武威簡.燕禮49(隸)
西漢

張遷碑(隸)
東漢

熹.公羊.文十五年(隸)
東漢

楷書

內字的甲骨文


鐵13.2合4529

鐵153.3合2292

鐵164.2合19063

鐵231.1合2980

前1.39.4合2873

前4.28.3合5560賓組

甲3336合12971賓組

甲3343合8592賓組

乙4540合13675賓組

乙4548合14295無名組

乙4636合418賓組

乙4667合17920賓組

掇1.237合13376

掇1.538合16447

掇2.350

燕253合1663

內字的金文


內耳爵商代晚期集成8207

作周公簋西周早期集成4241

叔䟒父卣西周早期集成5428

師旂鼎西周早期或中期集成2809

ˍ鼎西周中期集成2696

戈冬方鼎西周中期集成2789

利鼎西周中期集成2804

師望鼎西周中期集成2812

師𡘇父鼎西周中期集成2813

羖簋蓋西周中期集成4243

羖簋蓋西周中期集成4243

申簋蓋西周中期集成4267

豆閉簋西周中期集成4276

師虎簋西周中期集成4316

趩觶西周中期集成6516

芮伯壺西周中期集成9585

曶壺蓋西周中期集成9728

芮公鬲西周晚期集成711

鄂侯鼎西周晚期集成2810

禹鼎西周晚期集成2833

大克鼎西周晚期集成2836

毛公鼎西周晚期集成2841

元年師兌簋西周晚期集成4275

諫簋西周晚期集成4285

伊簋西周晚期集成4287

揚簋西周晚期集成4294

三年師兌簋西周晚期集成4318

散氏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6

鄭大內史叔上匜西周晚期集成10281

芮公鼎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集成2475

子叔嬴內君盆春秋集成10331

陳璋方壺戰國中期集成9703

鄂君啟舟節戰國中期集成12113

中山王昔壺戰國晚期集成9735

兆域圖銅版戰國晚期集成10478

子禾子釜戰國集成10374

內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內
中国大陆
台湾 內
台湾
香港 內
香港
韩国 內
韩国
旧字形 內
旧字形

內字說文解字

【卷五】【入】

『說文解字』

入也。从口,自外而入也。奴對切

『說文解字注』

(內)入也。今人謂所入之処爲內,乃以其引伸之義爲本義也。互易之,故分别讀奴荅切,又多假納爲之矣。周禮注云:職內,主入也。內府,主良貨贿藏在內者。然則職內之內是本義,內府之內是引伸之義。从冂入。小徐曰:冂音坰。按當音覛。許冖冂異篆。冂者,覆也,覆在外。各本無入字,今依韵會補。奴對切。十五部。自外而入也。釋會意之恉。

內字解釋

內字基本屬性

  1. 內的部首:入部外筆畫:2筆畫總數:4倉頡號碼:ob

  2. 四角號碼:40227鄭碼查詢:ldodBig5編碼:A4BAgb2312碼:C4DA

  3. uni-code:基本区 U+5167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单体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枘内内内 𡗠 枘 𢓇内

內字基本含義

  1. 同“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