彳字康熙字典熱度:3089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chì,【漢字註音】ㄔˋ

【語音朗讀】

【寅集下】【彳】【彳字五行屬火】

【寅集下】【彳字部】

【唐韻】【集韻】𠀤丑亦切,音敕。

【說文】小步也。象人脛三屬相連也。

【集韻】彳亍,足之步也。

【元包經】爪丮血,趾彳亍。

【潘岳·射雉賦】彳亍中輟。

【註】徐爰曰:彳亍,止貌。張銑曰:行貌,中少留也。

又【集韻】甫玉切,峰入聲。足下齊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彳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彳部

楷書

彳字的象形文

讀音:xíng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侯馬盟書;

小篆行;

小篆彳;

小篆亍;

隸書

讀音:xíng

“行” 在《說文》 中是個部首字。用四通八達的道路表示行路。《說文》 : “行,人之步趨也。從彳,從亍。” 甲骨文、金文等字形近似, 順序寫作 “” , 正是十字路的形狀。 《侯馬盟書》 、 小篆等字形變化不大, 為追求線條流暢, 寫作 “” 。 隸書(漢《劉熊碑》 )寫作 “” , 已是今文。

“行” 字拆開後是 “彳” (讀chì) 、“亍” ( chù)二字,作為“行” 的省文,用於偏旁部首,均表行走義。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彳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彳
中国大陆
台湾 彳
台湾
香港 彳
香港
日本 彳
日本
韩国 彳
韩国
旧字形 彳
旧字形

彳字說文解字

【卷二】【彳】

『說文解字』

小步也。象人脛三屬相連也。凡彳之屬皆从彳。丑亦切

『說文解字注』

(彳)小步也。象人脛三屬相連也。三屬者,上爲股,中爲脛,下爲足也。單舉脛者,舉中以該上下也。脛動而股與足隨之。丑亦切。李斯作。筆迹小變也。凡彳之屬皆从彳。

彳字解釋

彳字基本屬性

  1. 彳的部首:彳部外筆畫:0筆畫總數:3倉頡號碼:ho

  2. 四角號碼:20202鄭碼查詢:oiaaBig5編碼:C94Cgb2312碼:E1DC

  3. uni-code:基本区 U+5F73首尾分解:丿亻部件分解:彳

  4. 造字法:象形字漢字結構:单一结构漢字五行:火

  5. 異體字:

彳字基本含義

  1. 〔~亍(chù)〕慢慢走,走走停停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