痏字康熙字典熱度:44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wěi,yòu,【漢字註音】ㄨㄟˇ

【語音朗讀】

【午集中】【疒】【痏字五行屬】

【午集中】【疒字部】

【唐韻】榮美切【集韻】【韻會】羽軌切,𠀤音洧。

【說文】疻痏也。

【玉篇】瘡也。

【廣韻】瘡痏。

【前漢·薛宣傳】遇人不以義而見疻者,與痏人之罪鈞,惡不直也。

【註】應劭曰:以杖手擊人,剝其皮膚腫起,靑黑而無創瘢者,律謂疻痏。師古曰:痏,音鮪。

【抱朴子擢才卷】生瘡痏於玉肌。

【張衡·西京賦】所惡成瘡痏。

【註】瘡痏謂瘢痕。

又【說文長箋】方言謂之翻痏,又謂之翻胃,食下咽不受也。

【正字通】按痏胃音義各別,箋以痏作胃,誤。

又【集韻】尤救切,音宥。顫也。

又于六切,音郁。病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痏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疒部

睡虎地簡36.88(隸)

楷書

痏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痏
中国大陆
台湾 痏
台湾
香港 痏
香港
日本 痏
日本
韩国 痏
韩国
旧字形 痏
旧字形

痏字說文解字

【卷七】【疒】

『說文解字』

疻痏也。从疒有聲。榮美切

『說文解字注』

(痏)疻痏也。按依許全書之例。則疻下云疻痏、毆傷也。此但云疻痏也。而義巳足。此等往往爲淺人妄刪。致文理不可讀矣。或曰依應仲遠則疻痏異事。何爲合之也。曰。應析言之。許渾言之。許曰毆傷。則固兼無創瘢、有創瘢者言之。文𨕖注引倉頡篇。痏、毆傷也。與許正合。从𤕫。有聲。榮美切。古音在一部。一曰痏、逗。瘢也。據文𨕖嵇康詩注補此五字。此析言之。與應劭引律合。

痏字解釋

痏字基本屬性

  1. 痏的部首:疒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kkb

  2. 四角號碼:00127鄭碼查詢:tgqBig5編碼:D67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75CF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形声;从疒、有声漢字結構:半包围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㽱 𢈓

痏字基本含義

1. 痏 [wěi]2. 痏 [yòu]3. 痏 [yù]

痏 [wěi]
  1. 瘡:“齊王疾~”。

  2. 毆打人成創傷:“遇人不以義而見疻者,與~人之罪鈞。”

  3. 瘢痕(疤瘌)。

  4. 痛聲。

痏 [yòu]
  1. 手顫抖。

痏 [yù]
  1.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