衧字康熙字典熱度:565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ú,【漢字註音】

【語音朗讀】

【申集下】【衣】【衧字五行屬】

【申集下】【衣字部】

【集韻】雲俱切,音于。

【說文】諸衧也。通作于。

【後漢·光武紀】三輔吏士東迎更始,見諸將過,皆冠幘而服婦人衣,諸于繡䘿,莫不笑之。

又【類篇】一曰大掖衣也。 本作𧘎,或作𧘚。

詞條更新時間:2025-07-02

衧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衣部

楷書

衧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衧
中国大陆
台湾 衧
台湾
香港 衧
香港
韩国 衧
韩国
旧字形 衧
旧字形

衧字說文解字

【卷八】【衣】

『說文解字』

諸𧘚也。从衣于聲。羽俱切

『說文解字注』

(衧)諸𧘎也。按當云諸𧘎衣袌也。篇、韵可證。後漢書光武帝紀。皆冠幘而服婦人衣。諸于繡镼。注引前書音義曰。諸于、大掖衣。如婦人之袿衣。按大掖謂大其袌也。方言。袿謂之裾。于者、𧘘之假借字。从衣。亏聲。羽俱切。五部。

衧字解釋

衧字基本屬性

  1. 衧的部首:衣部外筆畫:3筆畫總數:8倉頡號碼:lmd

  2. 四角號碼:31240鄭碼查詢:wtadBig5編碼:D0AC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8867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𧘚𧘎𧘘 𧘚 𧘎𧘚𧘎

衧字基本含義

  1. 〔諸~〕古代婦女穿的大袖外衣。亦作“諸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