夗字康熙字典熱度:222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uàn,wǎn,【漢字註音】ㄩㄢˋ

【語音朗讀】

【丑集下】【夕】【夗字五行屬】

【丑集下】【夕字部】

【廣韻】【集韻】𠀤於阮切,音苑。臥轉貌。

又【集韻】烏勉切,音宛。

【揚子·方言】夗專,簙也。 【說文】作夗。从夕从卪,臥有卪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7-02

夗字的字形演變


四十三年逨鼎(金)
西周晚期

說文‧夕部

楷書

夗字的象形文

讀音:wǎn


甲骨文;

金文;

古陶文;

楚簡;

小篆;

隸書1;

隸書2

讀音:wǎn

“碗” 是盛飯的器皿。古時稱作 “盂” 。《說文》 : “盌,小盂也。從皿, 夗聲。 ” 甲骨文寫作 “” , 左邊是祭祀用的肉塊, 右邊是被祭祀的人形(屍)。此字讀作yuàn,當是請被祭祀人吃飯的意思。後人也釋作側臥輾轉。 作為餐具碗, 金文寫作 “” , 在 “夗” 字下邊加一金屬的“金” , 體現的是青銅器的普遍使用。 古陶文、楚簡等寫作 “” ,下邊漸成 “食器” 形。小篆寫作 “盌” ,確立了下麵從器皿的 “皿” 。漢以後出現了 “碗” 字,使用至今。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夗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夗
中国大陆
台湾 夗
台湾
香港 夗
香港
韩国 夗
韩国
旧字形 夗
旧字形

夗字說文解字

【卷七】【夕】

『說文解字』

轉臥也。从夕从卪。臥有卪也。於阮切

『說文解字注』

(夗)轉臥也。謂轉身臥也。詩曰。展轉反側。凡夗聲、宛聲字皆取委曲意。从夕卪。會意。臥有卪也。釋从卪之意。卪節古今字。於阮切。十四部。

夗字解釋

夗字基本屬性

  1. 夗的部首:夕部外筆畫:2筆畫總數:5倉頡號碼:nisu

  2. 四角號碼:27212鄭碼查詢:rsyyBig5編碼:C970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5917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夘鴛夘 鴛 𡖅

夗字基本含義

1. 夗 [yuàn]2. 夗 [wǎn]3. 夗 [wān]4. 夗 [yuān]

夗 [yuàn]
  1. 身子側臥彎曲的樣子。

夗 [wǎn]
  1. 〔~專〕古代一種類似下棋用以賭輸贏的遊戲。

夗 [wān]
  1. 古通“蜿”。

夗 [yuān]
  1. 古通“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