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友
【繁體漢字】友,【漢語拼音】yǒu,【漢字註音】ㄧㄡˇ
【語音朗讀】
【子集下】【又】【友字五行屬土】
【子集下】【又字部】
〔古文〕㕛𠬺𦐮𦫹𦐯【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𠀤音有。
【說文】同志爲友。
【禮·儒行】儒有合志同方,營道同術,𠀤立則樂,相下不厭,久不相見,聞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義同而進,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又善于兄弟爲友。
【書·君𨻰】惟孝友于兄弟。又凡氣類合同者皆曰友。
【司馬光·潛虛】醜,友也。天地相友,萬彙以生。日月相友,羣倫以明。風雨相友,艸木以榮。君子相友,道德以成。又【韻補】叶羽軌切,音洧。
【前漢·禮樂志天馬歌】體容與,迣萬里,今安匹,龍爲友。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友”本是互相幫助、合作而親近的人。《說文》: “友,同誌為友。從二又, 相交友也。” 甲骨文、金文甚至小篆多寫作“、
、
、
、
、
、
” , 均用兩隻手(又, 是手的初文)合在一起會意, 如同今人以握手表示友好。金文或寫作“
” , 兩手之下加 “甘” , 表示同甘共苦。或加一人(亻 )寫作“
”, 表示友是人的行為。此字今文作 “伖” , 未見小篆。 “說文古文” 1寫作“
” , 是兩隻手的異寫, 字義不悖。2寫作“
” , 字形不類, 當是“習”之誤傳。隸書(漢《張遷碑》 )寫作“
” , 脫離了象形字,成為今文。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三】【又】
《說文解字》
同𢖽爲友。从二又。相交友也。𦫹,古文友。習,亦古文友。云久切〖注〗𠬺,古文友。
《說文解字注》
(友)同志爲友。周禮注曰:同師曰朋,同志曰友。从二又相交。二又,二人也。善兄弟曰友,亦取二人而如左右手也。云久切。三部。
(𦫹)古文友。
(𦐮)亦古文友。未詳。
友的部首:又部外筆畫:2筆畫總數:4倉頡號碼:ke
四角號碼:40407鄭碼查詢:gdxsBig5編碼:A4CDgb2312碼:D3D1
uni-code:基本区 U+53CB首尾分解:一又部件分解:又
造字法:会意;像两个手相助漢字結構:半包围结构漢字五行:土
異體字:㕛𠬺𦬧𦫹𦐮𦐯㕛 𠬺 𦐮 𦐯 𦫹 𦬧㕛𠬺𦬧𦫹𦐮𦐯
彼此有交情的人:朋~。~誼。~情。
有親近和睦關係的:~邦。~鄰。
相好,互相親愛:~愛。~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