爰字康熙字典熱度:1065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uán,【漢字註音】ㄩㄢˊ

【語音朗讀】

【巳集中】【爪】【爰字五行屬土】

【巳集中】【爪字部】

【唐韻】羽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𠀤音袁。

【說文】引也。从𠬪从于。

【集韻】謂引詞也。

【爾雅·釋詁】粵于爰日也。爰粵于也。

【註】轉相訓。

【書·咸有一德】爰革夏正。

【傳】爰,於也。

【詩·小雅】爰及矜人。

【箋】爰,日也。

又【爾雅·釋訓】爰爰,緩也。

【詩·王風】有兔爰爰。

【傳】爰爰,緩意。

又【揚子·方言】爰,恚也。楚曰爰。 

又【廣韻】哀也。

又【左傳·僖十五年】晉於是乎作爰田。

【註】分公田之稅舊入公者,爰之於所賞之衆。

【疏】爰,易也。謂舊入公者,乃攺易於所賞之衆。

又【史記·張湯傳】劾䑕掠治,傳爰書。

【註】爰,換也。古者重𠛬嫌有愛惡,故換獄書,使他官考實之。

又【爾雅·釋鳥】爰居,雜縣。

【疏】爰居,大如馬駒。一名雜縣。

【魯語】海鳥曰爰居裔。又【說文】籀文爲車轅字。

又姓。

【廣韻】袁或作爰。出濮陽舜裔胡公之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爰字的字形演變


子3787(甲)

乙7041反(甲)

虢季子白盤(金)
西周晚期

鄂君啟舟節(金)
戰國中期

郭.尊.23(楚)

說文‧𠬪部

睡.日甲50背(隸)

孫臏239(隸)
西漢

孔彪碑(隸)
東漢

熹.詩.擊鼓(隸)
東漢

張遷碑(隸)
東漢

楷書

爰字的甲骨文


甲2754合19239賓組

甲3915合30757何組

乙3787合6473賓組

乙3788反合6473反賓組

乙4699合13555賓組

乙7041反合656反賓組

乙8730合22247子組

乙8896合22246子組

河579合22219子組

後2.30.16合15573

簠人85合19238賓組

簠人85合19238賓組

京津4894合31781

師友2.77

摭續270合19240賓組

燕30合10075賓組

燕625合8930賓組

珠395合366

明藏224

京都2215合29710無名組

爰字的金文


爰卣商代晚期集成4738

臤尊西周中期集成6008

臤尊西周中期集成6008

虢季子白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3

鄂君啟舟節戰國中期集成12113

爰字的象形文

讀音:yuán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小篆爰;

小篆援;

隸書爰;

隸書援

讀音:yuán

“爰” 和 “援” 是同一字,都是牽引的意思。《說文》: “爰,引也。”甲骨文、金文雖字形略有不同,但基本字素幾乎相同,都具有一隻手持物牽引另一人手的特征。其中甲骨文3象手持一杆拉一人。金文2將兩手之間的介體寫作 “大人”形,強化了 “爰”是反映人與人之間的救助關係。小篆在 “爰”旁另加一“” (手), 成“援”字。隸書(見《史晨碑》、 《郭有道碑》 )據此分別將其寫作“” 和“” , 從古文字形中脫離出來。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爰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爰
中国大陆
台湾 爰
台湾
香港 爰
香港
日本 爰
日本
韩国 爰
韩国
旧字形 爰
旧字形

爰字說文解字

【卷四】【𠬪】

『說文解字』

引也。从𠬪从于。籒文以爲車轅字。羽元切

『說文解字注』

(爰)引也。此與手部援音義皆同。韵㑹作引也、謂引詞也六字。謂引詞也四字當出演說文。今按援從手爰聲。訓引也。爰從𠬪從亏。訓引詞也。轉寫奪詞字。釋詁。粤于爰曰也。爰粤于也。爰粤于那都繇於也。八字同訓。皆引詞也。粤于曰爰見經傳者多。那若越語吳人之那不榖。都若孟子謨葢都君、相如傳終都攸卒。繇同由。於卽今人所用於字。凡言於者、兩物相於自此引而之彼。此八字皆由上引下之詞也。曰下云䛐也。亏下云於也。粤下云于也。烏於同引孔子曰烏于呼也。是可以得其解。从𠬪从亏。𠬪者相付。取相引之意。亏亦引詞。與爰雙聲。羽元切。十四部。籒文㠯爲車轅字。此說假借也。轅所以引車。故籒文車轅字衹用爰。左傳。晉作爰田。國語作轅田。地理志。制轅田。食貨志云。自爰其処。孟康云。轅爰同。此又皆假轅爲爰也。

爰字解釋

爰字基本屬性

  1. 爰的部首:爪部外筆畫:5筆畫總數:9倉頡號碼:bmke

  2. 四角號碼:20407鄭碼查詢:pvgxBig5編碼:ACB8gb2312碼:EBBC

  3. uni-code:基本区 U+7230首尾分解:爫友部件分解:爫一又

  4. 造字法:会意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土

  5. 異體字:袁轅援援 袁 轅

爰字基本含義

  1. 於是:~書其事以告。

  2. 改易,更換:~田。

  3. 曰,為(wéi ):“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稼穡”。

  4. 古代的一種重量單位或貨幣單位。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