挩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挩字的字形演變
挩字說文解字
挩的基本解釋
挩
【繁體漢字】捝,【漢語拼音】tuō,shuì,【漢字註音】ㄊㄨㄛ
【語音朗讀】
【卯集中】【手】【挩字五行屬】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𠀤他括切,音脫。
【說文】解挩也。
【廣韻】除也。誤也,遺也。或作稅。亦作說。通作脫。
又【唐韻】【集韻】𠀤徒活切,音奪。義同。
又【集韻】輸芮切,音稅。拭也。
【儀禮·鄕飮酒禮】坐挩手,遂祭酒。
又兪芮切,音睿。動也。與抁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7-03
【】【】
『說文解字注』
解挩也。今人多用脫。古則用挩。是則古今字之異也。今脫行而挩廢矣。从手。兌聲。他?切。十五部。
挩的部首:手部外筆畫:7筆畫總數:10倉頡號碼:qcru
四角號碼:58012鄭碼查詢:dojrBig5編碼:D1BE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6329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抁脫捝捝𢬁捝𢬁抁 捝 𢬁 脫捝𢬁捝𢬁
1. 挩 [tuō]2. 挩 [shuì]
均同“捝”。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𨾇婨栨𩎧𨖝䯧愂誑㳖騁㿈爹裭𩍗郉𧥾㚚㧙𡛗幨嚆𣮡詰𪍶𢁀惼傝𣢠𠺐㥛𪕽𪋵𦫼允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