絁字康熙字典熱度:414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shī,【漢字註音】ㄕ

【語音朗讀】

【未集中】【糸】【絁字五行屬】

【未集中】【糸字部】

【廣韻】商支切【集韻】【韻會】式支切,𠀤音施。

【說文徐註】䌳,今俗別作絁,非是。

【唐書·食貨志】丁歲,輸綾絁二丈。又【廣韻】叱支切,音眵。義同。眵字原从貝从多。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絁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糸部

楷書

絁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絁
中国大陆
台湾 絁
台湾
香港 絁
香港
日本 絁
日本
韩国 絁
韩国
旧字形 絁
旧字形

絁字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粗緒也。从糸璽聲。式支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絁,非是。

『說文解字注』

(䌳)粗緒也。粗者、疏也。粗緒葢亦繒名。廣韵云。繒似布。俗作絁。玉裁按葢今之綿紬。从糸。璽聲。式支切。十六部。

絁字解釋

絁字基本屬性

  1. 絁的部首:糸部外筆畫:5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vfopd

  2. 四角號碼:28912鄭碼查詢:zmyiBig5編碼:D6EA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7D41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形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𦂛 䌳 䌤 𦇲

絁字基本含義

  1. 一種粗綢:“丁歲輸綾~二丈。”

  2. 絹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