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澀” 與 “濇” 是音同義近的兩個字,但字源不同。“澀” 字甲骨文寫作“、
” 。用二“止”或三 “止” (表示人的腳、趾)會意很多人混雜在一起走動,自然行動不暢,故有澀義。《說文》 : “澀,不滑也。從四止。 ” 。 這裏講的 “四止” 是小篆 “
” 的寫法。 此字義與 “瀒” 不同。 “瀒”字小篆寫作“
” 。左邊是流水的“
” (水), 右邊是牆壁的“牆” (省去“土” )。會意房屋漏雨,水從土“牆”上向下流淌,自然慢慢洇下。所以《說文》也釋作: “不滑也。”隸變時,為強調“澀”是水流狀,故加 “氵” 成“澀”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不滑也。从水嗇聲。色立切
『說文解字注』
(濇)不滑也。止部曰。歰、不滑也。然則二字雙聲同義。七發。邪氣襲逆。中若結轖。此假轖爲濇也。从水。𠾂聲。色立切。按當依職韵所力切。一部。
涩的部首:水部外筆畫:7筆畫總數:10倉頡號碼:esim
四角號碼:37111鄭碼查詢:vysiBig5編碼:C0DFgb2312碼:C9AC
uni-code:基本区 U+6DA9首尾分解:氵土部件分解:氵刀止
造字法:形声;从水、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水
異體字:澁澀濇渋歮瀒澀 渋 歮 澁 濇 瀒 𡉔 𣴻 𣹣 𣾫 𣿠 𤁍
不光滑,不滑溜:輪軸發~。
一種使舌頭感到不滑潤不好受的滋味:苦~。這個柿子很~。
文字難讀難懂,不流暢:晦~。生~。~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