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字康熙字典熱度:654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áng,【漢字註音】ㄧㄤˊ

【語音朗讀】

【戌集中】【阜】【阳字五行屬土】

【戌集中】【阜字部】

與陽同。見【字彙補】𨹈字註。


(陽)〔古文〕𨼘𨽐𣆄【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羊。

【玉篇】營天功,明萬物謂之陽。

【說文】高明也。

又日也。

【詩·小雅】湛湛露斯,匪陽不晞。

【傳】陽,日也。

【左傳·文四年】天子當陽。

【禮·祭義】殷人祭其陽。

【註】陽謂日中時也。

【孟子】秋陽以暴之。

又【楚辭·遠遊】集重陽,入帝宮。

【註】積陽爲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陽。

又【玉篇】雙也。

又月建。

【爾雅·釋天】十月爲陽。

【詩·小雅】歲亦陽止。

又【爾雅·釋天】春爲靑陽。

【註】氣淸而溫陽。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癸曰昭陽。

又五月五日曰端陽,九月九日曰重陽,見【月令廣義】。

又【爾雅·釋山】山西曰夕陽,山東曰朝陽。

【詩·大雅】度其夕陽。

【又】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又水北也。

【詩·大雅】在洽之陽。

【穀梁傳·僖二十八年】水北爲陽。

又【釋名】丘高曰陽丘,體高近陽也。

又【詩·豳風】我朱孔陽。

【傳】陽,明也。

又【玉篇】淸也。

又【詩·周頌】龍旂陽陽。

【傳】陽陽,言有文章也。

又【詩·王風】君子陽陽。

【傳】陽陽,無所用其心也。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陽禮敎讓,則民不爭。

【註】陽禮謂鄕射飮酒之禮。

又國名。

【春秋·閔二年】齊人遷陽。

【註】陽,國名。

【戰國策】塞漏舟而輕陽侯之波。

【註】博物志,晉陽國侯溺水,因爲大海之神。

又【春秋·昭十二年】齊高偃帥師納北燕伯于陽。

【註】陽卽唐,燕別邑,中山有唐縣。

又縣名。

【史記·高祖紀】西過高陽。

【註】屬𨻰留。

又關名。

【前漢·西域傳】去陽關七千八百二里。

又【左傳·昭二十四年】公孫于齊,次于陽州。

又陽城,山名。漢爲縣,屬潁川郡。

又古帝號。

【史記·五帝紀】帝顓頊高陽氏。

又【釋名】立人,象人立也。或曰陽門,在前曰陽,兩旁似門也。

又【玉篇】傷也。

又【莊子·達生篇】西北方之下者,則泆陽處之。

【註】泆陽,鬼名。

又【抱朴子·登涉篇】山中樹能人語者,非樹能語也,其精爲之,名曰雲陽。

又昌陽,菖蒲別名。

【韓愈·進學解】昌陽引年。

又姓。

【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陽子驂乗。

【註】古仙人陽陵。

【廣韻】周景王封少子於陽樊,後裔因邑命氏。又漢複姓,有二十二氏:歐陽、高陽、靑陽、孫陽、子陽、周陽、涇陽、偪陽、梗陽、戲陽、鮭陽、葉陽、陵陽、鮮陽、櫟陽、濮陽、太陽、老陽、安陽、成陽、朱陽、索陽。

又通作揚。

【禮·玉藻】盛氣顚實揚休。

【註】顚,讀爲闐。揚,讀爲陽。盛身中之氣,使之闐滿其息,若陽氣之體物也。

【釋名】陽,揚也,氣在外發揚也。

又與佯同。

【禮·檀弓】陽若善之。

【前漢·高帝紀】陽尊懷王爲義帝,實不用其命。

又音腸。

【爾雅·釋詁】陽,予也。

【註】魯詩云:陽如之何,今巴濮之人自呼阿陽。

【疏】漢書藝文云:魯申公爲詩訓,故是爲魯詩。其經云:陽如之何,申公以陽爲予,故引之。

【釋文】陽,音腸。 【五音集韻】俗作𨹈。

【字彙】俗作阦。

【字彙補】亦作𨼗陽氜。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阳字的字形演變


前5.42.5(甲)

永盂(金)
西周中期

農卣(金)
西周中期

虢季子白盤(金)
西周晚期

南宮柳鼎(金)
西周晚期

鄂君啟舟節(金)
戰國中期

包2.62(楚)

說文‧阜部

睡虎地簡25.38(隸)

陽陵兵符(篆)

古地圖(隸)
西漢

定縣竹簡46(隸)
西漢

柴是鼎(隸)
西漢

西狹頌(隸)
東漢

熹.易.說卦(隸)
東漢

曹全碑(隸)
東漢

楷書

阳字的象形文

讀音:yáng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揚;

金文揚;

金文揚;

金文揚;

說文古文揚;

小篆昜;

小篆陽;

小篆暘;

小篆揚

讀音:yáng

“昜” 是 “揚” (揚) 、“暘” (暘) 、“陽” (陽)的初文。甲骨文1-2、 金文1-2寫作 “” , 象日從地平線上升起。 《說文》:“昜,開也。從日、一、勿。一曰飛揚,一曰長也,一曰強者眾貌。” 其實就是兩個意思: 一是太陽。後又加 “日” 和 “阜” 成陰陽的 “暘” 和太陽的 “陽” ; 此後通用 “陽” 字,而 “昜” 漸泯。又因日升起有飛揚義而加“手”作 “揚” 。金文“揚”字頗多,但多象人用雙手將“日”揚起形,或加 “壬” 作聲符。《說文》: “揚,飛舉也。”隸書(漢《楊震碑》 )寫作“” , 成為今文。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離騷》 (局部)

阳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阳
中国大陆
台湾 阳
台湾
日本 阳
日本
韩国 阳
韩国
旧字形 阳
旧字形

阳字說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阳”字头,请参考“陽”字:)

【卷十四】【𨸏】

『說文解字』

高、明也。从𨸏昜聲。與章切〖注〗𨼘、𨽐、𣆄,古文。

『說文解字注』

(陽)高朙也。闇之反也。从𨸏。不言山南曰昜者,陰之解可錯見也。山南曰陽,故从𨸏。毛傳曰:山東曰朝陽,山西曰夕陽。昜聲。與章切。十部。

阳字解釋

阳字基本屬性

  1. 阳的部首:阜部外筆畫:4筆畫總數:6倉頡號碼:nla

  2. 四角號碼:76200鄭碼查詢:ykvvBig5編碼:B6A7gb2312碼:D1F4

  3. uni-code:基本区 U+9633首尾分解:阝日部件分解:阝日

  4. 造字法:原为形声;从阝、日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土

  5. 異體字:昜陽氜阦陽 阦 氜 昜 𥌖 𨹈 𨼗 𨼘 𨼡

阳字基本含義

  1. 明亮。

  2. 中國古代哲學認為宇宙中通貫所有物質的兩大對立麵之一,與“陰”相對:一陰一~謂之道。陰~二氣。圖形:⚊(U+268A)。

  3. 指“太陽”:~光。~麵。~曆。向~。夕~。

  4. 山的南麵或水的北麵(多用於地名):衡~(在中國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國河南省洛河之北)。

  5. 溫暖:~春。

  6. 外露的,明顯的:~溝。~奉陰違。

  7. 凸出的:~文圖章。

  8. 關於活人的:~間(人世間)。~宅。~壽。

  9. 帶正電的:~極。~電。~離子。

  10. 男性生殖器:~痿。

  11. 古同“佯”,假裝。

  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