朘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朘的基本解釋
朘
【繁體漢字】脧,【漢語拼音】juān,zuī,【漢字註音】ㄐㄩㄢ
【語音朗讀】
【辰集上】【月】【朘字五行屬】
【辰集上】【月字部】
【篇海】子全切,音鐫。縮也。縮朒爲朘。不从肉。
【前漢·董仲舒傳】民日削月朘。
【註】孟康曰:朘音揎,謂轉褰踧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朘的部首:月部外筆畫:7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bice
四角號碼:73247鄭碼查詢:qzorBig5編碼:D5AF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6718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左形右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䘒 𡱥 𧗔
1. 朘 [juān]2. 朘 [zuī]
縮;減少:“民日削月~,寖以大窮。”
剝削:~民脂膏。
汁少的肉羹。
男孩的生殖器:“未知牝牡之合而~作。”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惕𨏑𤡃𢜪邛𥨼𥦻饱𢔣鴻忰咻𠡥㹵𪓀𣹪恥獘𧢐𪒇𧰭蹈眄𧷍鋄𡕓溱谽𡗆𩍄𤙕幁𢽿𢍕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