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字康熙字典熱度:194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kè,【漢字註音】ㄎㄜˋ

【語音朗讀】

【卯集上】【心】【恪字五行屬木】

【卯集上】【心字部】

【廣韻】苦各切【集韻】【韻會】【正韻】克各切,𠀤音𥯚。

【爾雅·釋詁】敬也。

【詩·商頌】執事有恪。

又周武王封虞夏殷之後爲三恪。

【孔叢子·答問篇】禮之如賔客也。

又姓。 本作愙。或省作㤩。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恪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心部

魏封孔羨碑(隸)
曹魏

楷書

恪字的象形文

讀音:kè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金文愙;

古璽文客;

古璽文愙;

小篆客;

小篆恪;

漢帛書;

隸書

讀音:kè

“客”指賓客。金文、 小篆等寫作 “” 。 均由 “向” (有門窗口的房屋形,見 “向” 釋)和 “止” (趾,表示腳走)組成。用有客人走進房屋內會意。 甲骨文有 “” , 結構與金文近似。 也釋作 “賓” 。 雖有異議, 但字義不悖。 金文中有作 “” 者, 是“宀、 各” 的異寫, 反映了秦未統一文字前的混亂狀態。 隸書(漢帛書)寫作 “” , 已是今文。

“愙” 是對客人的恭敬。《說文》 : “愙,敬也。從心,客聲。” 金文寫作 “”, 是從 “客” 向 “愙” 過度時的字形。 古璽文、 小篆寫作“” , 下邊的 “心” 字逐步明朗。 “愙” 字後來也作 “恪” , 成為“從心 (忄) ,各聲” 的形聲字。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恪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恪
中国大陆
台湾 恪
台湾
香港 恪
香港
日本 恪
日本
韩国 恪
韩国
旧字形 恪
旧字形

恪字說文解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敬也。从心客聲。《春秋傳》曰:“以陳備三愙。”苦各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恪。

『說文解字注』

(愙)敬也。釋詁、商頌毛傳皆曰。恪、敬也。从心。客聲。當作从心客、客亦聲。苦各切。五部。今字作恪。春秋傳曰。㠯陳僃三愙。左傳襄卄五年文。按不引商頌而引此者、以證从心客會意也。五經異義。公羊說。存二王之後。所以通夫三統之義。禮戴說。天子存二代之後。猶尊賢也。古春秋左氏說。周家封夏殷二王之後以爲上公。封黃帝堯舜之後謂之三恪。許愼謹案云。治魯詩丞相韋玄成、治易施犫等說引外傳曰。三王之樂可得觀乎。知王者所封三代而已。不與左氏說同。鄭駁之云。所存二王之後者。命使郊天。以天子之禮祭其始祖受命之王。自行其正朔服色。恪者、敬也。敬其先聖而封其後。與諸侯無別殊異。何得比夏殷之後。按許不偁公羊說、戴說。而偁古左氏。亦不與異義同。葢異義先成說文晚定。用左氏說與鄭同也。

恪字解釋

恪字基本屬性

  1. 恪的部首:心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9倉頡號碼:pher

  2. 四角號碼:97064鄭碼查詢:urjBig5編碼:ABF1gb2312碼:E3A1

  3. uni-code:基本区 U+606A首尾分解:忄各部件分解:忄夂口

  4. 造字法:形声;从忄、各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木

  5. 異體字:愙愘㤩 愘 愙

恪字基本含義

  1. 恭敬,謹慎:~遵。~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