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兹
【繁體漢字】茲,【漢語拼音】zī,cí,【漢字註音】ㄗ
【語音朗讀】
【申集上】【艸】【兹字五行屬金】
【申集上】【艸字部】
〔古文〕𦱳茊【唐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𠀤音孜。
【說文】草木多益也。
又【爾雅·釋詁】此也。
【書·大禹謨】念茲在茲。
又蓐席也。
【爾雅·釋器】蓐謂之茲。
【公羊傳·桓十六年】屬負茲舍不卽罪爾。
【註】諸侯有疾稱負茲。
又【史記·周本紀】康叔封布茲。
【徐廣曰】茲,藉草之名。
又【通志·氏族略】宋茲成,墊江人。
又通滋。
【前漢·五行志】賦歛茲重。
【揚子·太𤣥經】天不之茲。
又【荀子·正論篇】琅玕龍茲。
【註】與髭同。
又【篇海】音慈。龜茲,國名。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幺” 和 “𢆶” 都是用絲的纖細表示微小。 《說文》 : “幺, 小也。 ” “𢆶, 微也。 ” 甲骨文寫作“” (幺) 、 “
” (𢆶) , 僅是一束絲和兩束絲的形狀區別。兩個字的金文、小篆字形與甲骨文近似,分別寫作 “
、
” 、 “
、
” 。 小篆後加 “艸” 作 “
” (茲) , 表示草木茲長。隸書也分別寫作 “
、
” 。 “、 𢆶” 則多用來作偏旁使用。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说文解字未收录“兹”字头,请参考“茲”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艸木多益。从艸,兹省聲。子之切〖注〗𦱳、茊,古文。
《說文解字注》
(茲)艸木多益。詩小雅:兄也永歎。毛曰:兄,茲也。戴先生毛鄭詩考正曰:茲今通用滋。說文茲字說云:艸木多益。滋字說云:益也。韋注國語云:兄,益也。詩之辭意言不能如兄弟相救,空滋之長歎而已。按大雅職兄斯引傳亦云兄,茲也。从艸,絲省聲。絲宋本作茲,非也。兹從二𤣥,音𤣥,字或作滋。茲從絲省聲。韵㑹作𢆶聲。𢆶者,古文絲字。滋孶鷀皆茲聲,子之切。一部。經典:茲,此也。唐石經皆誤作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