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字康熙字典熱度:3747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jìn,jǐn,【漢字註音】jǐn,jìn

【語音朗讀】

【寅集上】【尸】【尽字五行屬火】

【寅集上】【尸字部】

【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


(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𠀤秦上聲。

【說文】器中空也。

【小爾雅】止也。

【玉篇】終也。

【廣韻】竭也。

【集韻】悉也。

【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

【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

【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

【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

【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

【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

【註】適可而止也。

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

【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

又姓。見【萬姓統譜】。

又【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𠀤津上聲。

【類篇】極也。

【正韻】盡之也。

【書·康誥】往盡乃心。

【詩·小雅】孔惠孔時,維其盡之。

【左傳·閔二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曰:盡敵而反。

【禮·樂記】殷周之𣠋盡矣。

又【韻會】皆也。

【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

又【類篇】任也。

【增韻】縱令也。

【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

【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俗作儘。

又盡盡,極視盡物之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

又【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𠀤秦去聲。亦竭也。

【周語】齊國佐其語盡。

【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

【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

【註】盡,猶空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尽字的字形演變


前1.44.6(甲)

前1.45.2(甲)

乙4529(甲)

中山王昔壺(金)
戰國晚期

說文‧皿部

秦詔權(篆)

睡.法81(隸)

春秋事語94(隸)
西漢

尹宙碑(隸)
東漢

楷書

尽字的象形文

讀音:jìn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

侯馬盟書;

小篆;

漢帛書;

隸書1;

隸書2

讀音:jìn

“盡” 的本義是食器中的食物吃光了。《說文》: “盡,器中空也。”商周的甲骨文、金文均象手持炊帚在刷洗食器。本來表現空、盡、無的抽象事物很困難,古人用刷洗食器來表示食物已盡,實在高明。戰國《侯馬盟書》和秦小篆將“帚”改為“火” ,失形。漢隸書( 《史晨碑》、《武梁祠刻石》 )或將“火” 簡化為一橫,或改寫成“四點水” 。雖帚形盡失,但卻成為楷書造形的依據。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尽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尽
中国大陆
台湾 尽
台湾
日本 尽
日本
韩国 尽
韩国
旧字形 尽
旧字形

尽字說文解字

【卷五】【皿】

『說文解字』

器中空也。从皿㶳聲。慈刃切

『說文解字注』

(盡)器中空也。釋詁。觳悉卒泯忽滅罄空畢罊殲拔殄盡也。曲禮曰。虛坐盡後。實坐盡前。卽忍切。俗作儘。亦空義之引伸。从皿。㶳聲。慈忍切。十二部。

尽字解釋

尽字基本屬性

  1. 尽的部首:尸部外筆畫:3筆畫總數:6倉頡號碼:soy

  2. 四角號碼:77303鄭碼查詢:xmstBig5編碼:BAC9gb2312碼:BEA1

  3. uni-code:基本区 U+5C3D首尾分解:尺丶部件分解:尺丶丶

  4. 造字法:指事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火

  5. 異體字:儘 盡 侭 𥁞

尽字基本含義

1. 盡 [jìn]2. 盡 [jǐn]

盡 [jìn]
  1. 完畢:用~。說不~。取之不~。

  2. 達到極端:~頭。山窮水~。~情。自~(自殺)。

  3.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力。~瘁。~職。~忠。~責。人~其才。物~其用。

  4. 都,全:~然。~是白的。~收眼底。~釋前嫌。

盡 [jǐn]
  1. 極,最:~底下。

  2. 力求達到最大限度:~量(liàng )。~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