觗字康熙字典熱度:62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zhì,【漢字註音】ㄓˋ

【語音朗讀】

【酉集上】【角】【觗字五行屬】

【酉集上】【角字部】

【說文】禮經觶字。與觶同。飮器。

又合也。

【揚子·太𤣥經】內雖有應,外觗亢貞。

【註】觗,合也,亢舉也。

【音釋】觗,之豉切。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觗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角部

說文或體

說文或體

武威簡.有司40(隸)
西漢

武威簡.燕禮18(隸)
西漢

熹.儀禮.鄉飲酒(隸)
東漢

楷書

觗字的象形文

讀音:jiǎo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觴;

說文籀文觴;

石鼓文;

小篆角;

小篆觴;

小篆觶;

小篆觗;

小篆;

隸書

讀音:jiǎo

“角”是個部首字。是動物頭上生的骨狀凸起物。《說文》: “角,獸角也。 象形。 ” 甲骨文、金文字形近似, 順序寫作 “”, 均象動物角, 中間是紋理。可見古人對動物了解的細微之處。石鼓文及小篆同屬秦本土文字, 分別寫作“” 。隸書以直筆方折改變了篆書的弧筆圓折, 寫作“” , 成為今文。

“觴” 最初是用牛角製成的飲酒器,特指斟滿酒的酒器 “觶” 。《說文》: “觗實曰觴, 虛曰觗。 ” 金文寫作 “” , 象角狀物置於 “T” 形架上。 當與祭祀敬神有關。 “說文籀文”寫作“” 。上邊是酒器“” (爵)的省文; 下邊是聲符“易” 。 小篆寫作“” , 均為形聲字。

“觶” (讀zhì)同 “觗” 。本指鄉人飲酒。《說文》: “觶,鄉飲酒角也。 ”此義由三個字表示: 觶、 觗、 。 字形不一, 但均用 “角” 作形符。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圖為 “象形字書畫” 《大道圖》 (局部)

觗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觗
中国大陆
台湾 觗
台湾
日本 觗
日本
韩国 觗
韩国
旧字形 觗
旧字形

觗字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禮經觶。此謂古文禮也。鄭駁異義云。今禮角旁單。古書或作角旁氏。然則古文禮作觗。或之云者、改竄之後不畫一也。燕禮。媵觚于公。鄭云。酬之禮皆用觶。言觚者、字之誤也。古者觶字或作角旁氏。由此誤耳。按上文主人北面盥坐取觚洗。注。古文觚皆爲觶。此亦謂古文作觗而誤。

觗字解釋

觗字基本屬性

  1. 觗的部首:角部外筆畫:4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nbhvp

  2. 四角號碼:22240鄭碼查詢:rlrh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89D7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

觗字基本含義

  1. 符合:“內雖有應,外~亢貞。”

  2. 古同“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