泞字康熙字典熱度:1156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nìng,【漢字註音】ㄋㄧㄥˋ

【語音朗讀】

【巳集上】【水】【泞字五行屬水】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韻】【韻會】丈呂切【正韻】直呂切,𠀤音宁。澄也,澹也。

【木華·海賦】泱漭澹泞,騰波赴勢。


(濘)【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乃定切,音甯。淖也。

【左思·吳都賦】流汗霢霂,而中逵泥濘。

又【集韻】一曰淸也。

又【唐韻】【集韻】【正韻】乃挺切【韻會】乃頃切,𠀤寧上聲。義同。

又㴿濘,水沸貌。

又汀濘,小水。

【張協·七命】何異促鱗之游汀濘。

又【集韻】囊丁切,音寧。亦小水也。

又乃計切,泥去聲。涵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泞字的字形演變


後2.24.1(甲)

說文‧水部

楷書

泞字的象形文

讀音:nìng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小篆;

隸書

讀音:nìng

“濘”指泥濘。 因地麵有水但不大而形成的糊狀。故《說文》稱: “濘,滎濘也。從水,寧聲。”這裏的 “寧” 是聲符,“滎” 是 “絕小水” (水不大)的意思。 甲骨文寫作“” , 字形雖不相同, 但都是以 “ ” (水)作形符, 以 “” (寧, 安放, 象祭祀完畢, 禮器安放, 擱置起來的形狀。參看“寧”釋)作聲符的形聲字。小篆寫作“” ,與甲骨文結構基本相同。隸書將水省成三點, 寫作“” , 已是今文。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圖為 “象形字書畫” 《商王征伐圖》 (局部)

泞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泞
中国大陆
台湾 泞
台湾
香港 泞
香港
韩国 泞
韩国
旧字形 泞
旧字形

泞字說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泞”字头,请参考“濘”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滎濘也。从水寕聲。乃定切

《說文解字注》

(濘)滎濘也。从水寜聲。乃定切。十一部。按濴濘曡韵。此當依七命注奴泠切。後人謂淖爲泥濘,讀乃定切,義與音皆非古矣。

泞字解釋

泞字基本屬性

  1. 泞的部首:水部外筆畫:5筆畫總數:8倉頡號碼:ejmn

  2. 四角號碼:33121鄭碼查詢:vwaiBig5編碼:CD46gb2312碼:C5A2

  3. uni-code:基本区 U+6CDE首尾分解:氵宁部件分解:氵宀丁

  4. 造字法:形声;从氵、宁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水

  5. 異體字:濘澝濘 澝

泞字基本含義

  1. 爛泥:泥~(a.有爛泥難走,如“道路~~”;b.淤積的爛泥,如“陷入~~”)。